两部门联合发布《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(2025-2027年)》
时间:2025-09-12发布者:张宇璇 煤炭资源网


9月12日,为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,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,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《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(2025-2027年)》。该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新型储能发展的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,旨在通过规模化、市场化发展,提升技术创新水平,完善市场机制与标准体系,为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。

根据方案,到2027年,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预计将达到1.8亿千瓦以上,直接投资额约2500亿元。

在技术路线方面,锂离子电池储能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,同时压缩空气储能、液流电池储能、钠离子电池储能、飞轮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也将实现商业化发展,进一步丰富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。方案强调,要充分发挥各技术路线的优势,拓展新型储能在电源协同运行、电网稳定支撑、智能微电网、虚拟电厂等领域的应用。同时,方案还鼓励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,如绿电直连、虚拟电厂、智能微电网等,进一步挖掘新型储能的调节潜力。

为提升新型储能的利用水平,方案提出了推动调控方式创新、合理提升调用水平、增强调度适应能力等具体措施。电力调度机构将根据系统需求科学制定调度细则,明确新型储能的调用方式和区间;同时,通过优化调节资源调用序位,结合系统需要科学增加新型储能调用,减少煤电机组频繁深度调峰和日内启停调峰。此外,新型储能电站还需完成性能试验及涉网试验,具备按照调度指令进行自动调节的能力,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
在技术创新方面,方案支持依托国家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等平台,开展新型储能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。通过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,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和集群化发展。同时,鼓励各省(区、市)能源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组织新型储能试点项目,及时总结建设运行经验,促进技术产业创新。

为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,方案提出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环节技术标准,构建与现有能源电力标准有效衔接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。优先开展技术成熟、具备推广应用条件的储能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,并持续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,提升我国新型储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。

在市场机制方面,方案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,推动“新能源+储能”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交易。同时,加快完善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,推动合理形成充放电价格,对电力系统可靠容量给予合理补偿。

原文如下:

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

《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

(2025-2027年)》的通知

发改能源〔2025〕1144号

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、能源局,北京市城市管理委,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,有关中央企业:

为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《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(2025-2027年)》。现予印发,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。

国家发展改革委

国 家 能 源 局

2025年8月27日